來源:安康中學 更新日期:2020-08-21 15:25
公辦小學和公辦初中的收費項目包括代收費和服務性收費。農村學校的代收費為40元/人次的初中畢業(yè)升學考試報名考務費;服務性收費為向自愿在學校就餐的學生收取的伙食費,伙食費按各設區(qū)市價格主管部門會同教育行政部門核定標準執(zhí)行。
城市學校的代收費為40元/人次的初中畢業(yè)升學考試報名考務費;服務性收費為住宿費和伙食費,按各設區(qū)市價格主管部門會同教育行政部門核定的標準執(zhí)行,堅持自愿原則,不得強行服務并收費。普通高中免收學費,收取住宿費、課本費、學生健康體檢費(高一新生25元/生學年,其他年級學生20元/生學年)、普通高校報名考試費(110元/生次)、伙食費。
陜西省安康中學始建于1905年年春,簡稱安中, 是安康市教育局直屬完全中學,陜西省級重點中學。學校占地90余畝,分初中、 高中兩部兩址,其中,校本部(高中部)坐落在安康市育才路中段,占地總面積72 畝。截至2014年,學校獲得“全國先進體育傳統(tǒng)項目學校”、“陜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先進單位”、“陜西省"創(chuàng)佳評差"活動最佳單位” 、“陜西省文明單位”、“陜西省文明標兵單位”、“陜西省窗口行業(yè)示范單位”、“安康地區(qū)千里精神文明長廊示范點”等稱號。被安康市委、市政府授予“高中教育先進單位”稱號。
1905年(清光緒三十一年),興安知府金文同,依據(jù)清政府頒布的《奏定學堂章程》(1903年),創(chuàng)辦“興安府中學堂”于關南書院側(今安康職業(yè)技術學院東校區(qū)),以書院院舍為教室,招收高等小學畢業(yè)和同等學歷者入學。這是安康地區(qū)近代中等教育的開端,也是安康中學的建校初期階段。1912年(民國元年),興安府中學堂改名為“興安府中學校”。
1919年(民國八年)改稱“興安九縣聯(lián)立中學校”(簡稱九縣聯(lián)中)。1929年(民國十八年)冬,聯(lián)中時任校長許宏儒奉省教育廳令,籌辦“陜西省立第七中學”,并于次年(1930年)春開始招生。許同時被改任七中校長。1930年省立第七中學遷往新址三義廟(今老城五星街)。1934年(民國二十三年)秋,陜西省教育廳下令將省立第七中學改名“陜西省安康中學校”。
同年秋,學校開始招高中學生。1937年(民國二十六年),成為“三三”分段制完全中學。1949年安康和平解放。1951年將校名改為“陜西省安康中學”并被確定為全省8所重點辦好的中學之一。1953年學校由老城五星街遷往新城西門外蓮花池旁(即今安康中學所在地)。1958年安康行署下文將安康中學劃歸安康市領導,改名為“安康市高級中學”。1959年又收歸地區(qū)行署管理,校名為“陜西省安康高級中學”。1969年學校改名為“陜西省安康市五七中學”,劃歸安康市管理。1972年收歸地區(qū)文教局直屬,校名恢復為“陜西省安康中學”,沿用至今。1978年再次被確定為全省首批16所重點中學之一。1989年被確定為全省24所重點中學之一。
看完以上的收費標準,但是同學們可以通過對學校的收費進行了解,再結合自己的家庭經(jīng)濟收入情況來選擇一所合適的學校。家庭經(jīng)濟有困難的同學進入學校后也可以咨詢相關的獎助學金政策,保障自己求學的機會。